化学沉淀法除磷是一种高效且稳定的污水处理技术,其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具体如下:
1. 除磷效率范围
一般效果:在优化条件下,化学沉淀法可去除污水中 80%~95% 的磷,出水总磷浓度可降至 0.5 mg/L 以下,甚至达到 0.1 mg/L(如需要深度除磷)。
初沉/二沉阶段:
初沉池投加药剂:去除率约 50%~80%。
二沉池投加药剂:去除率可达 80%~95%。
2. 影响因素
药剂类型与投加量:
铝盐(如PAC)、铁盐(如FeCl₃)、石灰(Ca(OH)₂) 是常用药剂,效率排序通常为 铁盐 > 铝盐 > 石灰。
投加量需根据污水中磷浓度调整,过量投加可能导致污泥量增加或pH波动。
pH值:
铝盐/铁盐:最佳pH范围为 5.0~6.5(铝盐)或 5.0~8.0(铁盐)。
石灰:需高pH(≥10.5)以生成羟基磷灰石。
磷的形态:
正磷酸盐(PO₄³⁻)最易去除,效率高;有机磷需先氧化为磷酸盐。
共存物质:
水中碳酸盐、有机物等可能与药剂竞争反应,降低效率。
3. 优缺点
优点:
效果稳定,受温度和微生物影响小。
快速反应,适合高浓度磷或应急处理。
可结合现有工艺(如初沉、二沉池)使用。
缺点:
产生化学污泥,增加处置成本。
过量投药可能引入金属离子(如Al³⁺、Fe³⁺)残留。
石灰法可能需调节pH回调。
4. 应用场景
市政污水:常作为生物除磷的补充(如A²O工艺后投加药剂)。
工业废水: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(如化肥、食品加工废水)。
深度处理:用于排放标准严格(如地表水Ⅲ类标准)的情况。
5. 与其他方法对比
生物除磷:依赖微生物,效率通常为 60%~80%,但运行成本低,污泥量少。
吸附/膜过滤:可深度除磷,但成本较高,适合小规模应用。
化学沉淀法在高效除磷方面表现突出,尤其适合需要快速、稳定达标的情况,但需权衡污泥处理和运行成本。实际应用中,常与生物法组合以实现经济性与高效性的平衡。更多污水除磷知识与案例